Logo Logo small
Saving...

  • Vision
    • The Auroville Charter
    • A Dream
    • To be a True Aurovilian
    • The Galaxy Concept of the City
    • Matrimandir - Soul of the City
    • Founder: The Mother
    • Visionary: Sri Aurobindo
    • Words of Wisdom
    • Integral Yoga
  • Activities
    • Matrimandir
    • Planning & Architecture
    • Green Practices
    • Education & Research
    • Art & Culture
    • Health & Wellness
    • Social Enterprises
    • Media & Communication
    • Rural Development
    • City Services
  • Community
    • Auroville in Brief
    • Testimonials & Support
    • Organisation & Governance
    • Society
    • Economy
    • History
    • People
  • What You Can Do
    • Visit & Stay
    • Volunteer & Intern
    • Study in Auroville
    • Join Auroville
    • Workshops & Therapies
    • Donate
    • Shop
    • Contact Auroville
    • Contact Nearby Centre
  • Flags
    • العربية
    • Български
    • 中文
    • Dutch
    • Français
    • Deutsch
    • हिन्दी
    • Italiano
    • 日本語
    • 한국어
    • Polskie
    • Português
    • Русский
    • Español
    • Svenska
    • தமிழ்
HomeVision
Last updated: May 21, 2020

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是如何开创黎明之城的?Mother and Sri Aurobindo's Plans for Founding Auroville

黎明之城圣母殿 (Matrimandir, Auroville)
黎明之城圣母殿 (Matrimandir, Auroville)

翻译:清宁 校对:艾千又


译者注:

本文内容整理自黎明之城居民洛雷塔(Loretta)于2017年9月15日向“过渡学校(Transition School)”的孩子们做的一次分享。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你们的老师告诉我,今年过渡学校(Transition School)的孩子们在做有关黎明之城的研究项目。她请我跟你们大家讲讲“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是如何开创黎明之城的?”通过这次分享,你们会知道创建黎明之城计划的演变,直到母亲最终邀请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黎明之城。要理解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为什么会更改创建黎明之城的计划及其演变的过程,最好是听听他们本人谈这些计划,以及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计划。

        黎明之城创建于1968年。但在100多年前,即1912年,母亲就写到要创建一个帮助全人类成长的地方。室利·阿罗频多也曾写到人们将创建一个为真理服务的地方。母亲来到修道院之后,他们谈到要创建一座城市。多年来,他们一再谈起这个话题。最初,他们计划为少数人建造一座理想的城市——这些特殊的人已经准备好接收他们带来的新灵性力量和新意识。

        这座新城市的居民将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改变和成长得更快,他们内在的灵性转化将有助于全人类的提升。室利·阿罗频多认为,这是维护国际和平、避免大范围冲突的最佳途径。

        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此生致力于促使人类在进化历程中迈开新的一步。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意识。母亲通常将其称之为“神圣意识”。它本身就是一个神奇的故事。我们今天没有时间谈到所有这些内容,但我会告诉大家一些事情。

        你们大家出生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即人类开始进化为一种新的、更高尚的存在体。室利·阿罗频多将其称之为“超心思存在体”。因为我们思维方式自身的局限,它无法理解这种新的意识和力量。新意识涵容一切。而我们人类的思维将一切事物切分为可管理的小片段,并认为它在思考的那一丁点儿就是一切。然后,当它专注另一小点儿时,又会认为那就是一切。这就意味着,对于事物的真相,我们的头脑思维一次只能了解一点儿,而不能一窥全貌。

        人类的思维发达。人是地球上迄今为止进化历程中的最高级的存在体。为了接收这种新意识,人必须继续进化,有能力同时觉知一切事物的全部真相。

        因此,室利·阿罗频多称这种新的存在体为“超心思”,即“超越头脑层面”。为此,人必须改变内在的一切。这是全新的。我们不能将自己变成一个我们一无所知的全新存在体。母亲解释说,新意识本身就包含将人转化为这种新存在体的工作,并且新意识将改变我们。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如果人们合作,一切都会变得更快。

        当人们能够接收这种新意识,就会觉知自己和所处世界的真相。人们就会知道自己是由每分每秒创造我们这个宇宙的大爱组成的。宇宙本身就是这种大爱。它就是我们,但我们通常不明真相。有了这种新的神圣意识,给人们带来痛苦和苦难的一切黑暗和虚假将不再有任何栖身之所,这一切将会从创生的世界中消失。所有的灵性追求者一直在寻求这种意识。因由室利·阿罗频多和母亲的工作,如今全世界的人们将更容易拥有这种意识。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特殊的星球。母亲解释说,地球是宇宙力量创造出来的,它是为宇宙其他地方进行首次实验和转化之地。这项特殊的工作聚焦在一处——就在我们的星球和我们身上。

        进化的新一步将从这里开始。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计划将他们的新城市作为我们这个特殊星球上的特殊场所,以便先行试验和改变——首先是这座理想城的居民,然后是地球乃至整个宇宙。他们预见这些人将能够接收新力量,并成为更快进化的首批人。在此我们看到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创建这座城市的第一个计划和第一个理由:建立一座少数特殊人群居住的城市。黎明之城将为世界上的其他地区提供帮助,但外界不必立即知道它。

        室利·阿罗频多仍然在世时,有人捐给母亲位于印度海得拉巴的一些土地以创建她的城市。后来这项捐赠搁浅,所以她没有尝试建造城市。

        1960年,即黎明之城创建8年前,母亲开始计划开创另一座新城市,但最初规划的位置不在如今的黎明之城。它原计划在乌斯特里湖(Ustery Lake)岸,在室利·阿罗频多修道院临湖庄园(Ashram Lake Estate)附近。母亲打算将其称为“新视野(New Horizon)”。后来,因为要去做这项工作的人们离开了,母亲也就不再试图建造这座新城。

        1965年,建城计划再次出现在母亲面前。当时她还谈到有另外两座城市。第一座要诞生的城市是在她的童年时期,第二座要诞生的城市是在她见到室利·阿罗频多之前。算上黎明之城,有五座城市在母亲此生让她创建。最终,她创建了黎明之城。我们现在生活的黎明之城依然是对整个世界都非常重要的地方。为什么呢?让我们大家听听示现给母亲的原因,并了解她的建城计划如何演变和发展,我们就会明白。

        从1965年6月开始,在母亲的意识里已经完成了创建黎明之城的第二个计划。整个世界开始做出回应,就好像母亲计划的某些部分已经存在于普世意识之中。一些政府准备参与建设并提供了资金;人们写信给母亲,请她允许他们加入黎明之城。

        最初,母亲规划了黎明之城将会有哪些实体:港口、机场、剧院、房屋等等。她当时就有的愿景是规划建成四个城区以及国际馆;她当时就说在黎明之城不应该有任何宗教,人们不应该在这里使用金钱。然而,我们将会看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母亲不再规划这座城市的实体部分。不过,在黎明之城创建仪式之前,这座城市的外在实体建设是母亲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母亲计划建设的城市都是为了接收新意识的特殊人群而建。

        一年以后,即1966年,有人不断问母亲:“真理是什么?如何了知真理?” 室利·阿罗频多曾告诉母亲:“真理不能用言语表达,但如果一个人足够纯净和可塑,就能活出真理。”母亲说:“这就是创建黎明之城的原因所在。黎明之城致力于迈向以真诚和真理为基石的和平。”

        然后,母亲说黎明之城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阻止世界各国相互对抗的一种方式。她说:“如果各国愿意了解创建黎明之城的初衷是为了避免战争的爆发,那么,它就能够做到防止战争爆发。”这就是母亲创建黎明之城的第二个原因。

        这时,母亲的计划变成了建造一座城市,并让世界即刻知道它的存在。生活在黎明之城的人不再是不为世人所知的了。

        整个世界都必须了解黎明之城。这是一大改变。不过,第二个计划并没有取代第一个计划。现在,创建黎明之城有了两个理由。

        一个月后,母亲体验到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她说他们的处境困难而危险,因为所有国家的人行为越来越虚假,他们在将全部创造力用于制造可怕的杀伤性武器。

        母亲说,这些人甚至知道杀伤性武器多么可怕。然而,他们一直用的借口是:因为人们知道它有多可怕,如果他们相互威胁要使用这些武器,就没有人会真想使用它们。有了这个借口,世界各国继续制造越来越多的杀伤性武器,直到人类有能力自我毁灭并摧毁自己的世界。

        然后,母亲解释了一个隐秘的真相。她说,这些人并不知道这些破坏力量是有意识、有生命力的。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来显化其毁灭手段。现在人们向这些力量敞开,那么,这些破坏力量本身就会迫使人们将其毁灭手段带入我们的世界,为其所用。当人们创造了这些杀伤性武器时,这些破坏力量会迫使人们使用它们的手段互相摧毁。人们以为(创造杀伤性武器)是他们自己的主意,但他们不知道这些破坏力量的存在,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是在被其利用。

        母亲可以在各个精微意识层面看出这些危险的存在。她看到世界大规模的破坏在渐渐迫近,她真的很担心。母亲说,她的内心升起一种呼唤、一种渴愿,要消除这个错误。然后,她听到了答案,清晰而确凿:“这就是你创建黎明之城的原因所在。”在此我们得知母亲创建黎明之城的第三个原因:不仅要防止战争的爆发,而且要防止世界的毁灭。

        母亲说,她清晰地照见黎明之城是力量和创造的中心,蕴含真理的种子。她说,如果这颗真理的种子能够绽放和成长,黎明之城的创建本身及其不断迈向真理的成长过程就会有效应对即将来临的可怕灾难。它将阻止世界各国的人们相互摧毁。

        有了创建黎明之城的第三个原因,母亲开始谈论她的第三个计划。这时,她说每个国家都要参与黎明之城的建设,而不仅仅是每个国家都要了解黎明之城并赞同其宗旨。母亲规划的这座新城市不再只是为了少数几个特殊的人而建。现在,黎明之城的存在有了三个理由。

        母亲说:“如果黎明之城的创建能够唤醒每个国家,那么,它将逐渐有能力对各个国家自身犯下的错误做出反应。”她说,这不会是黎明之城已经完工、建设好了,能够立即让许多人居住在这里;而是必须马上开始建设,并一直持续进行,与此同时,所有国家共同努力建设基于真理的事物。她说,这将会创造真正的人类大同。各国人民将团结起来,共同建设黎明之城。然后,黎明之城一定会慢慢地将一点破坏力转化为真理的力量。母亲说:“我们不需要很多。重要的是质量。”

        母亲说我们要创建基于真理的黎明之城。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总是被教导要说真话,并且,我们都想知道我们生活中事情的真相。

        母亲是这个意思吗?这是其中的一层意思。但她也希望人们活出更深刻、更永恒的真理。她希望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活出真我,与整个创生世界的真理相应。

        如果完全体认自我和创造的真相是未来会实现的事,那么最初来开创黎明之城的人们不可能在这一体认的基础上建设。如今,我们也在此建设黎明之城,并且我们也没有这一体认。不过,有一个起点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那就是爱,因为爱是整个创生的终极真理。爱有多种表达方式:温柔、友善、善良、真诚、关心、关怀他人。爱的自我表达方式还有耐心、投入、理解、慷慨、自我奉献、为他人着想而非考虑自己。我相信你们大家都能想到爱的更多表达方式。所有这些都会建立人与人之间真正持久的团结。世人没有做这些事情,他们在伤害、破坏。每个人都可以实践这些爱的真理,然而人们似乎忘记了它。黎明之城是一个记住爱并践行爱的地方——它不仅会帮助我们,而且会帮助整个世界。

        我们来看看母亲是如何邀请人们前来加入黎明之城的。她没有邀请那些想要接收新进化力量或真理意识的人。母亲只是邀请所有心怀善愿,愿意为人类大同而努力的人前来。她一直在这样说,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母亲总是说:“黎明之城就在那里。黎明之城将会显化。”我们知道,母亲的意识比我们进化多了,她能够看见黎明之城存在于精微物质层面,她看到了黎明之城的来临。

        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并没有忘记她创建黎明之城的任何原因或计划。母亲根据第三个计划邀请人们前来,并在她拟定的加入黎明之城的条件和《黎明之城约章》中告诉了人们她创建黎明之城的所有原因。

        这是母亲允许人们加入黎明之城的两个条件:

        “(1)相信人类本是一体,并愿意为实现人类团结而合作。”这是母亲建设这座城市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原因——同意黎明之城的目的,它就能避免战争;为人类团结而努力,就能阻止人们毁灭地球。

        “(2)愿意在促进未来成就的所有领域合作。”这是出于第一个原因——让想要拥有新意识并愿意与之合作的人来到黎明之城,以便它能够在想要迈开人类进化下一步的人们身上显化这一新意识。

        我们看到,母亲最初在规划黎明之城将会有哪些物质的事物,例如港口、机场和建筑物等。当她知道她创建黎明之城的这三个原因之后,她便停止了规划这些事情。她说:“随着意识的进化,物质条件也将得以完善。”

        母亲明白她不能提前规划黎明之城在物质层面如何显化或者它从外在看来会如何,因为她意识到黎明之城的创建取决于许多国家的人们为真理而共同努力,并在自己的内在证悟真理。黎明之城的物质层面将因其不断证悟真理而显化,而不是要尽快建成建筑设施,好让人们可以居住在这里。重要的是这个持续进行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母亲曾经说过,如果立即建设黎明之城并且一切都很快完工,那么她启动黎明之城的目的就不会达成。

        启动黎明之城之后,每当新居民寻求母亲的指导,她的回答总是让他们渴求真理和新的神圣意识。她总是根据第一个计划(即让这里的人们接收新意识)来指导人们的内修。并且,她一直告诉人们要为人类的团结而努力。

        然后,在黎明之城奠基仪式之前大约三个半星期,母亲得知了她创建黎明之城的第四个原因。室利·阿罗频多告诉母亲:“印度已成为当今人类所有困难的象征性代表。印度是其重建之地——让每个人重新活出更加高尚真实的生活。”

        这让母亲升起强大而清晰的愿景。她说:“在宇宙史上,地球是整个宇宙的象征性代表,以便能够专注在一个点上用功;同样地,印度代表了地球上的一切人类困境——并且,正是在印度会出现解决方案——正因为如此我才必须创建黎明之城。”

        就这样,母亲在黎明之城奠基仪式之前得知了她建城的第四个原因,同时也是第四个计划。黎明之城位于印度,它将帮助印度达成她本然的神圣工作——为全世界迎来更加高尚真实的生活。

        现在,我们知道了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创建黎明之城的四个原因和计划。这些计划逐步拓展,黎明之城也在不断发展,如今黎明之城已成为各国人民前来接收新意识的地方,这与第一个计划相应。根据其他三个计划,人们来黎明之城也是要协作共创未来,迎来真理以阻止战争,防止世界的毁坏,帮助印度为所有人迎来更加高尚真实的生活。

        在座的同学们,你们要么出生在这里,要么小小年纪就来到这里。你们已经看到这正是如今在我们周围发生的事。它将继续下去。谁来做这项工作?你、你和我,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以及黎明之城的其他所有人。这让我们意识到黎明之城有多么重要,以及这里的每个人继续协作共建黎明之城为何如此重要。

        今天,我们回顾过去,可以看到(黎明之城创建之后)并未发生战争和大毁灭。世界各国的人们陆续来到这里共同生活在和平之中,并通过协作共建黎明之城而致力于活出真正的人类团结。

        现在,全世界的人们都对建设黎明之城感兴趣。人们捐款和寄送建设这座城市所需的特殊物品。成千上万的访客从世界各地来到黎明之城,因为他们喜欢呆在这种氛围之中——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的临在氛围,以及所有人共同打造这座城市所营造的氛围。

        这里的一些人在自觉地尽最大努力配合接收新意识。现在我们听到世界各地也都有人在尝试接收新意识。我们看到,黎明之城的工作和对新意识的接收已经传遍全世界。

        即将到来的2月28日将是黎明之城的50岁生日。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响应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的计划在黎明之城为了真理而协作已经整整50年了。

        创建黎明之城的计划在普世意识中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了。母亲曾谈起另一座建于三千多年前的城市,其规划如同黎明之城。

        我们已经知道,黎明之城是母亲(尝试)创建的第五座城市。母亲(也)曾谈起古埃及一座新城的故事。我想你们在学校里可能已经学过古埃及史,也许你们知道一位名叫阿肯纳顿的法老,他建造了自己的特殊城市,人们在那里过一种新的生活。

        每个人都可以阅读《母亲的议事录》[1]第6卷1963年6月的一次谈话中母亲对此说了些什么。母亲谈到她有一世曾是古埃及提伊王后,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的母亲。母亲之所以回想起这件事是因为曾是阿蒙霍特普四世的那个人在母亲在修道院期间再次降生了。当他还很小的时候,在1963年6月被带到母亲那里。母亲认出了他,并回想起他曾是她的儿子阿蒙霍特普四世,当时她是古埃及提伊王后。

        在古埃及,当时的人们崇拜众神。太阳神名叫阿顿。当阿蒙霍特普四世成为法老王时,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阿肯纳顿,即“为太阳神阿顿服务的人”。他竭力将古埃及的多神崇拜转变为对太阳神的一神崇拜。室利·阿罗频多说,普照天下的太阳代表超心思真理,即他和母亲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的新意识。

        历史告诉我们,阿肯纳顿受其母亲提伊王后的深刻影响(我们现在知道提伊王后就是“母亲”)。法老阿肯纳顿将埃及的整个首都从底比斯迁移至他建造的新城。阿肯纳顿将他的这座新城称为“Amarna”,即“地平线之城”。我们知道,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母亲计划在乌斯特里湖畔建设她的新城 ,名为“新地平线”。

        公元前1369年,阿肯纳顿用这些话为他的“地平线之城”奠基:“这是一个不属于任何人、神之地。它不属于任何人。它属于每个人。在这里,地球将找到其乐。在这里,心会喜悦。”

        1968年,即三千三百三十七年后,母亲创建了黎明之城。她说,Auroville的意思是“黎明之城(曙光之城)”,一个因太阳升起而得名的城市。她说的话与阿肯纳顿的非常相似。母亲说:“黎明之城不属于任何个人。黎明之城属于整个人类。”母亲还将黎明之城称作“地球所需要的城市”;阿肯纳顿曾说:“在这里,地球将找到其乐。”

         在他新建的“地平线之城”,阿肯纳顿和他的妻子纳芙蒂蒂建造了一座光明寺。此前的所有埃及神庙里满是众神的雕像和绘画,人们去庙里敬拜各自的神明。阿肯纳顿建的新庙里空空的——没有雕像,没有绘画,没有用于传统崇拜的任何物品。母亲在黎明之城的中心修建了圣母殿。她说,圣母殿里不应有任何图像或照片,也不应将其用于任何形式的崇拜或仪式。黎明之城的内厅中心有一缕阳光照亮。阿肯纳顿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为太阳神服务的人”。我们不难看出,古埃及阿肯纳顿建造的“地平线之城”中“光明寺”与母亲创建的黎明之城圣母殿何其相似!

        母亲解释说:“阿肯纳顿是要向那个时代的人类揭示圣神与其造物是合一的。”这也正是黎明之城的新人类将要证悟的合一,即他们是大爱之永恒神圣真理,我们的物质宇宙也是这一大爱之神圣真理。

        母亲说,阿肯纳顿的尝试还为时过早,因为当时的人们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她说,它必须在三千多年前显化出来,这样它才能继续留存在心智层面。它一直存在于普世的心智层面,对所有人敞开,跨越数千年降临到在黎明之城的我们及其世界各地的人们身上。阿肯纳顿和母亲在建造各自的城市时做着相同的工作。母亲曾是古埃及提伊王后,帮助过阿肯纳顿建城。

        听了母亲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创建黎明之城的计划确实是在规划伟大的宇宙蓝图。我们还有另一个有关黎明之城居民的故事,在母亲创建黎明之城前数百年就在它所在的泰米尔纳德邦盛传这个故事。我来告诉你们大家一个古老的泰米尔预言,有关从国外来的黎明之城居民和他们将要在此做的一些工作。

        我想你们当中很多人都认识米纳克希(Meenakshi)。她住在圣母殿苗圃并在黎明之城泰米尔文化学习中心Ilignarkal学校工作。米纳克希一直在记录仍然健在的老人们讲述的泰米尔传说和老故事。她从一位老人那里听到这个故事,录制了下来并为我们翻译成了英文。

        我想你们当中许多人也都知道黎明之城边上的伊伦拜(Irumbai)神庙。这是一座献给湿婆神的庙宇,在内殿中有一块湿婆林迦石。黎明之城所在地曾是伊伦拜地区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伊伦拜地区有绿色沃土、农作物、花园和壮观的水道。后来,可怕的热浪袭来。季雨没有降下来,水都干了,这片土地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绝望的人民向伟大的库鲁巴国王求助。国王派出了一队大臣来调查旱灾的起因。

        大臣们发现热浪和旱灾的起因是伊伦拜湿婆神庙附近一棵菩提树下一位圣人在精进修行[2]时从他身上散发出的强大能量。这位名叫卡都维黎·悉达(Kaduveli Siddha)的瑜伽士修行时产生的巨大热量影响了方圆数英里的地方。他在这里静坐了很长时间,以至于蚂蚁都在他周围筑起了蚁丘,人们甚至都看不见他了。

        大臣们试着让这位圣人出离三摩地,但他们失败了。其他人也一一尝试,但他们也都失败了。没有什么可以使这位圣人回到世俗的生活。最后,一位年轻美丽的神庙舞者接受了去唤醒他的挑战。她的名字叫瓦利(Valli)。

        她观察到有时他会从蚁丘里伸出一只手,摘一片菩提树叶咀嚼以补充自己的精力。因此,瓦利准备了菩提树叶形状的咸味饼。当卡都维黎·悉达从蚁丘里伸出手时,她就将一块饼放在他手上。

        圣人开始吃咸味饼。他的感官被渐渐唤醒。当他停止了精进修行时,热浪也停了。雨下了,伊伦拜地区又变得翠绿而美丽。所有人都兴高采烈。大臣们欢庆这件大事。瓦利继续为伟大的圣人呈上食品。

        人们为此在庙里举行了一场感恩庆典。瓦利为大家表演曼妙的舞蹈,围观的群众欢呼着。当卡都维黎·悉达看着瓦利跳舞时,他看到的不是瓦利而是湿婆神在舞动着。但是,跳着跳着,瓦利的一只脚链掉了下来,她的舞蹈也失去了节奏和平衡感。伟大的圣人看到的不是瓦利,而是发现湿婆神的宇宙之舞乱了。他赶紧拾起脚链将它系在舞动中的瓦利的脚踝上。

        人们看到卡都维黎·悉达这样做都开始嘲笑他。他们取笑他和一位庙宇舞者有这样的亲密接触。卡都维黎·悉达当下大怒!他呼请湿婆神在嘲笑他的所有人面前现身,宣告他的纯净和瓦利对神的虔诚。

        庙中的湿婆林迦石爆碎开来,跌落到四周的田野里,烧毁了绿色植物。这片土地又干旱了。湿婆神出现在人们面前,宣告了圣人的伟大,以及瓦利是以纯洁之心尽职地在为神献舞。

        大臣们和伊伦拜地区的人民意识到了自己的狭隘。他们全都拜倒在湿婆神的脚下,并祈请卡都维黎·悉达原谅他们,收回他对这片土地的诅咒,让其免于再度干旱荒芜。卡都维黎·悉达告诉人们:“这个诅咒一出,就不能收回。但有一天,人们会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他们会让这里再次变绿。”

        我们都看到了,这个有关黎明之城的古老故事正在变为现实。当黎明之城于1968年开创之时,这里是一片干旱荒芜之地。我在1972年来到这里,当时环顾四周只见宽阔的红色土地和辽阔的蓝天。我当时感觉这一切都很美,充满了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的力量,但几乎没有绿草。

        大家可以看早期黎明之城居民植树的照片。那些小树苗不比我的小手指大。他们小心翼翼地照顾这些幼苗。他们得给每棵小树苗围上一个小篱笆,以防止村里的羊吃掉它们。每天,他们在烈日下出门,在吱吱作响的大木轮牛拉车上装上几桶水,为每一株小树苗浇上一瓢水。如今,这些小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卡都维黎·悉达的预言正在变成现实。来自异国他乡的人们来到母亲创建的黎明之城,他们让这片土地再次变绿了。

        这些都是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开创黎明之城计划之中的事。我们每一个人在这里也都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建设这座特殊的城市。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做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献给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开创的黎明之城的礼物,我们也将这些礼物献给全世界。


黎明之城约章


1、黎明之城不属于任何个人。黎明之城属于整个人类。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须志愿服役于“神圣意识”。

2、黎明之城将是永续教育、不断进步、永葆青春的地方。

3、黎明之城想要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运用一切内在和外在的发现,积极进行面向未来的实践。

4、黎明之城将是物质和精神研究的场所,旨在在生活中体现真正的人类大同。

1968年2月28日


[1] The Mother’s Agenda


[2] Tapasya的意思是精进修行,另一层意思是灵性热量。


Download 母亲和室利·阿罗频多是如何开创黎明之城的?(中英文) (pdf - 451.8 KB)

What you can do

Share this page

Modal title

Vision

Ideal child
Ideal Child
Urn  inauguration
The Auroville Charter: a new vision of power and promise for p...
Ravagnan gallery venice 0728
Marriage and Relationship - Words of Wisdom
Divine flowers 2019 10
Yoga of Love - Words of Wisdom
Joydream
Culture - Words of Wisdom
Transformation exibition
Art - Words of Wisdom
Mother smiling
The Mother about smiling
Sriauro symbol
Sri Aurobindo's symbol
Matrimandir 1
Mother and Sri Aurobindo's Plans for Founding Auroville
Themother1
The Mother - a brief sketch of her life and work
Health
Health and Wellness - Words of Wisdom
Galaxy copyright auroville
Evolution of the galaxy concept of Auroville's masterplan
Galaxy copyright auroville
The Galaxy concept of the city
Eff
Sri Aurobindo's Integral Yoga, video series
Aurobindo statue sunset 8354
On Influenza & Epidemics - Words of Wisdom
Av hibiscus
The Auroville flower
Boutique
Industry, Commerce, Money and Economy - Words of Wisdom
Schoolnames
Education - Words of Wisdom
Lotus
Integral yoga
Sriaurobindo
Sri Aurobindo: his vision made Auroville possible
Dream
A Dream: Envisioning an Ideal Society
Mother sriaurobindo
Short video on Sri Aurobindo, The Mother and Auroville
Matrimandir 25 7 2020 7035
Beyond Religion - Words of Wisdom
Matrimandir 14
Architecture - Words of Wisdom
Mm sunrise
Yoga of Knowledge - Words of Wisdom
Matrimandir 3
Yoga of Work - Words of Wisdom
Matrimandir 1
Matrimandir - Soul of the City
Sri aurobindo
Sri Aurobindo's concept of freedom
Cbo avag
Social Work - Words of Wisdom
Avsymbol
The Auroville symbol
Mother symbol
The Mother's symbol
12 petals
12 Meditation rooms inside the "Petals"
Nature
Nature - Words of Wisdom
Sriaurobindo
Sri Aurobindo's teaching and spiritual method
Mother symbol
The Mother's symbol in multiple languages
Emanuele web1
"Matrimandir" - The Treasure of the Flame-Island
Savitri world1
Savitri around the world
Fountain sunset 4131
Greetings from Auroville
Inaug general
Background
Klammer 1 38
To be a True Aurovilian: Mother Explains How to Live in the Wo...
  • Vision

  • The Auroville Charter
  • A Dream
  • To be a True Aurovilian
  • The Galaxy Concept of the City
  • Matrimandir - Soul of the City
  • Founder: The Mother
  • Visionary: Sri Aurobindo
  • Words of Wisdom
  • Integral Yoga
  • Activities

  • Matrimandir
  • Planning & Architecture
  • Green Practices
  • Education & Research
  • Art & Culture
  • Health & Wellness
  • Social Enterprises
  • Media & Communication
  • Rural Development
  • City Services
  • Community

  • Auroville in Brief
  • Testimonials & Support
  • Organisation & Governance
  • Society
  • Economy
  • History
  • People
  • What You Can Do

  • Visit & Stay
  • Volunteer & Intern
  • Study in Auroville
  • Join Auroville
  • Workshops & Therapies
  • Donate
  • Shop
  • Contact Nearby Centre
Disclaimer Contact Sign in

Sign in

Forgot your password?